实验室现有科研团队总体情况-轨道交通运维技术与装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科研实力】
首页 科研实力 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科研团队总体情况

审核:   编辑:   日期:2019-09-19 19:59   点击数:  

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有38人,其中教授16名,占比42%,36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95%。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是一支具有研究实力的中青年学术研究队伍。


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钱林茂教授,实验室总学术带头人,全面负责各方向发展

个人简介:钱林茂(1971-),清华大学本科、博士(1989-1999),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博士后(1999-2001),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1-2002)。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四川省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刊(J卷)等5个期刊编委,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微纳制造摩擦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超精密表面加工和微纳制造,先后主持1项973课题和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SCI他引1200余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一等奖2项(排名第4和第8);先后主持1项973课题和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授权发明专利17项。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次。

代表性成果:

(1)建立了纳米摩擦学定量研究的实验规范,为高可靠性数据的获取奠定了实验基础。阐明了超薄水膜下的微观粘着与摩擦机理,提出了控制界面粘着和摩擦的有效措施。相关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项(排名第4和第8)和二等奖 1项(排名第1)。

(2)发现单晶硅的摩擦化学去除源于对磨副界面间Si-O-Si键合作用导致的原子剥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单晶硅表面单层原子去除,构建了单晶硅表面原子去除速率的量化模型,提出晶圆化学机械抛光跨尺度去除的新工艺,在Universal-300型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的工艺优化中得到成功应用。

(3)将CMP技术应用于轴承钢等金属材料的超精密加工。揭示了轴承钢等金属材料的材料去除机理,实现了目前文献报道的最小表面粗糙度1.7 nm的超光滑轴承钢表面高效加工。同时,成功将CMP技术应用于轴承钢等金属材料曲面构件的超精密加工。实现了最高精度等级0级轴承圆柱滚子加工,解决了传统超精研变质层深等难题。

(4)基于摩擦诱导选择性刻蚀特性,提出了摩擦诱导纳米加工方法,实现了多种复杂结构无损伤纳米加工。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摩擦诱导加工设备,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纳米加工,已与多家单位签订了设备购销合同。


丁国富教授,轨道交通运维技术与装备先进设计与制造学术带头人

个人简介:丁国富(1972-),工学博士,2002年博士后出站引进到西南交通大学工作,为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授(2005-),博士生导师(2006-),专业学术带头人,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制造工程系主任,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14),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长期从事计算机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交叉研究,重点在装备制造业开展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作为主持及主要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04专项、智能制造专项以及省部级等几十项重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200多篇,SCI检索近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软件著作权30多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排1),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15)。系统仿真学报编委,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创新分会理事长等多个学术机构兼职。

代表性成果:

(1)提出高速列车整机性能优化参数优化迭代设计理论及方法,高速列车面向需求驱动的快速定制设计理论及方法,在我国CRH和380系列动车组中得到应用。

(2)建立了复杂机电装备复杂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综合误差建模理论及精度控制技术方法,及整体立铣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理论及技术方法,成果在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系统中得到大量应用。

(3)建立了虚实结合的离散制造系统虚拟柔性建模、仿真技术及方法,相关成果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装备复杂零件数字化车间中得到应用。

(4)“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部分成果正在转化应用。


陈春俊教授,轨道交通运维技术与装备智能化学术带头人

陈春俊(1967-),男,汉族,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2007-),博士生导师(2015-)。轨道交通运维技术与装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机电测控实验中心主任,机电测控系副系主任,机械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标准委员会委员,青岛世界动车小镇产业化指导专家。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试验装备研发、高速列车振动与噪声控制、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及车内压力波动控制、先进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现代信息处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质监总局项目、铁总科技工项目、中车重大项目及横向项目40余项。出版著作5部,国家发明专利及新型实用专利20余项,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主要代表性成果:

(1) 建立高速列车主动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虚拟变阻尼悬挂控制控制策略,并出版《高速列车主动半主动控制》专著;

(2) 建立了世界第一台超高速列车车体及部件气密性试验装备,并在该试验台上实现了我国干线隧道压力波的加载模拟,并在该装备上对我国高速列车、城际动车组车等多种车型进行了车体气动载荷疲劳强度试验研究。

(3) 建立了高速列车隧道压力波作用下车内压力波动控制数据模型,并进行了车内压力波动先进控制算法仿真方法,并在动车组的车内压力波保护系统中等到应用。


程文明教授,轨道交通运维装备服役可靠性学术带头人

个人简介:程文明(1963-),工学博士(2000),教授(2001),博导(2003),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机械系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物流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5),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青年基金(1999)和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6)。长期从事起重运营机械与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20余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80余项,获教育部、铁道部、四川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主编了《起重机设计手册》(600万字)等大型工具书。

代表性成果:

(1)开展工程机械与装卸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的研究,解决了工程技术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开展铁路集装箱运营及其搬运设备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研发的系列产品占据全国铁路系统80%的市场,研究成果获得铁道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3)开展大吨位伸缩臂铁路救援起重机研制,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设计的系列产品占据着国内市场,还有多台出口,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莫继良研究员,轨道交通运维装备安全与制动控制学术带头人

个人简介:莫继良(1982-),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获得者(2010)、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天府万人计划(天府科技菁)(2108)。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十二届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第五届理事、国际期刊Vehicle编委(Editoral Board)、欧洲制动(EuroBrake)国际会议咨询委员(Advisory Board)、轨道交通制动闸片供应商北京天宜上佳公司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铁路(制动)摩擦学、振动与噪声控制、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5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2)、铁道科技二等奖(2015)、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温诗铸枫叶奖—优秀青年学者奖(2016)等。已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49篇),论文SCI他引419次(单篇最高81次),获授权14项中国发明专利。论文成果在国际摩擦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被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在80多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正面引用及评价。4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入选国际期刊多个季度、全年度的“Top 25 Hottest Articles”,1篇通讯作者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研制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预配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十多个高铁项目并获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代表性成果:

(1)主持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辆制动性能试验台以及制动界面摩擦学行为研究试验台;

(2)原创性提出了采用表面技术调控制动摩擦界面实现主动减振降噪的新途径,为提高制动舒适性及安全性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3)揭示了高速列车盘形制动摩擦界面行为机理,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界面调控优化的高可靠、长寿命高速列车制动摩擦副设计方法;

(4)推广了摩擦学表面设计在高速铁路关键零部件摩擦界面损伤及防护、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从界面设计的角度保障高铁制动系统、轮轴系统、接触网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长周期安全运行。